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从童声到童画,玉溪师院暑期实践“四耳小课堂”赋能美育与思政

时间:2025-07-27     阅读: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澧江街道玉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稚嫩的童声穿透夏日的燥热,这是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教育关爱宣讲团“四耳小课堂”的生动一幕。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小课堂以歌为引、以画为媒、以诗为魂,将美育与思政教育巧妙融合,为当地儿童编织出一段充满家国温度的成长旅程,更以实际行动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号召更多青春力量投身乡土教育实践。
 
  童声里的红色传承:《卖报歌》唤醒时代记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卖报歌》诞生在烽火岁月,是聂耳先生为报童写下的旋律!”志愿者蹲下身,用故事为《卖报歌》教学打底。从逐字纠正发音,到模拟报童叫卖场景,孩子们从好奇模仿,到理解“寒冬腊月里,小报童赤脚奔走”的不易。当整齐的童声响起,歌声里不仅有“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童趣,更藏着对旧时光里奋斗者的敬意。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历史不再遥远,激励更多人挖掘红色旋律中的育人价值。
 
  童画中的家国拼图:纳斯卡巨画拼贴民族深情
  数米白布铺展成创作天地,“我眼中的家乡”纳斯卡巨画创作热闹开启。彝族孩子画火把节篝火,傣族孩子勾勒特色水果菠萝、芒果,志愿者引导添上长城烽火台,聂耳五线谱串联起彝族烟盒、傣族乐器等民族符号。“我的火把要照亮长城!”孩子的童言让“民族团结”具象化。画稿完成后,“家乡”二字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山水,而是延展为民族交融、家国同辉的壮阔图景。这正是“行走的思政课”的生动实践,让家国情怀在美育中自然生长,成为“行走的思政课”的生动注脚。

 
  童诗里的精神接力:《致敬聂耳》筑牢信仰根基
  “在聂耳纪念日到来前,我们要一起用声音向‘国歌之父’致敬!”志愿者翻开《致敬聂耳》朗诵稿,先为孩子们讲述聂耳在玉溪的足迹、在上海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热血故事。“您用音符,点燃山河觉醒的火种……”童声虽稚嫩,却因饱含对先辈的崇敬、对祖国的热爱,格外动人心弦。思政教育的种子,就这样借诗韵落进童心。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号召青春力量传承聂耳精神,让家国信仰在代代相传中愈发坚定。
  作为聂耳故乡的青春力量,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教育关爱宣讲团以“四耳小课堂”为载体,推动乡村儿童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从经典传唱到巨画创作,从诗歌朗诵到精神传承,这场以“小课堂”承载“大思政”、以“童创想”传递“家国情”的实践,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扎根乡土,点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作者: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教育关爱宣讲团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教育关爱宣讲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