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云南师范大学: 东川耆老忆往昔,访谈启幕记春秋

时间:2025-07-28     阅读:

  7月18日上午9点,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用心用情、精准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东川建设发展的红色基因与历史文脉,“红铜映初心·田野铸担当”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离退休干部口述史访谈工作座谈会在东川区老年干部局召开,标志着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与东川区联合开展的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重要内容——离退休干部口述史访谈活动正式启动。

  座谈会现场,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师生参与会议,东川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访谈活动准备情况与工作安排,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付敏参与会议同师生们交流。会议明确要求:要重视挖掘有价值访谈对象,确保内容客观真实,推行“一人一文一视频”成果规范,同步制作微纪录片,建立多级审核机制保障内容具有真实性;注重宣传扩大影响,转化成果为党教干教资源,同时强调各阶段注意事项,组织师生系统学习东川革命建设史、访谈技巧及礼仪规范,定制个性化提纲,强化后勤保障‌;执行“节奏调控+双轨记录”模式(录音与笔记并行),强调耐心倾听、动态关注老同志身心状态‌;实行史实交叉验证与保密纪律双重管控,确保史料权威性‌。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付敏强调,活动需落实“精细精准”原则,将口述史转化为党员干部教育资源,扩大社会影响力‌。

  图为“红铜映初心·田野铸担当”东川区离退休干部口述史访谈工作座谈会现场。马梓丹 供图

  此次活动由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东川区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东川区委组织部等开展,旨在整理离退休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东川建设奉献的事迹,保存珍贵历史、传承精神力量。目前已推荐16名核心访谈对象,均为“一五计划”期间参与“全国支援东川建设”的老干部、老同志、老华侨代表,最高龄达95岁 。遴选标准突出历史贡献度与事件代表性,确保史料价值。云南师范大学相关学院师生表示,会发挥专业优势,主导口述史采集与影像制作,严格遵循“客观真实、精细精准”的工作要求,确保史料采集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与东川区各部门密切协作,高质量完成访谈。活动也将整合东川区委党史研究室历史档案资源,构建“访谈对象-历史事件-文献史料”数据库,增强学术支撑力‌。

  图为“红铜初心·华青新声”青年先锋队参与活动及颁发证书的合影。马梓丹 供图

  首批访谈聚焦老一代的铜矿建设记忆,工作组已配备方言翻译与医疗随护。青年先锋队完成8场模拟演练,累计培训超120学时‌。活动通过抢救性记录老干部亲身经历,将珍贵历史转化为激励新时代干事创业的“精神火炬”,彰显老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的核心价值‌。首轮访谈计划2025年7月底启动,年内出版《东川建设者口述史》第一辑并推出纪录片《红铜岁月》,持续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

  后续,访谈整理的文字、影像资料将用于:纳入东川区史志编纂工程,填补“全国支援东川建设”历史细节;‌提炼红色故事开发特色党课,报送省市相关部门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素材‌;

  ‌挖掘老干部参与工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乡村发展提供历史参照;构建高校与地方长效合作机制,打造社会实践育人样板‌。此次访谈通过抢救性记录老干部的亲身经历,不仅为东川保存珍贵的历史记忆,更将凝聚成激励新时代干事创业的精神火炬,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银色力量”。活动期间,“红铜初心·华青新声”青年先锋队积极参与,以专业与热情助力口述史采集,用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书写校地协同育人、赋能乡村的生动篇章。(通讯员 普欣桐 顾龙呈 龙一漫 马梓丹 岩温 张红圆 张梦婷 杨智 王晓文 徐思萍)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