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细密的雨帘笼罩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豆豆老师和崇德书院尚千红老师带领的赴信阳“聆听革命故事,赓续奋斗精神”实践团队在朦胧雨色中踏入这片镌刻着血色记忆的土地开展纪念革命先烈的活动。淅淅沥沥的雨声,恰似历史的回响,引领着众人回溯烽火岁月,感悟红色精神的永恒力量。

图片作者:张豪格
雨雾弥漫,陵园内苍翠的松柏在水汽中若隐若现,更添肃穆之感。师生们撑着伞,沿着被雨水浸润的青石板路,缓步走向革命烈士纪念碑。冰凉的雨丝沾湿了衣衫,却浇不熄他们心中炽热的敬意。推开烈士事迹陈列室的大门,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隔着蒙着水雾的玻璃展柜,泛黄的家书、布满弹孔的军帽、锈迹斑斑的刺刀静静陈列,在暖黄的灯光下散发着岁月的沧桑。

图片作者:张慧聪
在此次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豆豆现场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她以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历程为脉络,深入解读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内涵,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陈豆豆老师,借用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张思德同志的文章中的名言——“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比泰山还重”,以此激励同学们。她期望青年学子们能够汲取红色精神的深厚力量,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推动自身成长的不竭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图片作者:聂颖
这场雨中的陵园之行,是一堂浸润心灵的生动思政课。雨水洗去浮华,却让革命精神愈发熠熠生辉。师生们深刻认识到,革命先辈在风雨如磐的年代,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的脊梁;如今,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他们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使命。未来,他们将带着从陵园中汲取的精神动力,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