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从“自力更生”到“绿水青山”:南泥湾红绿融合谱新篇

    时间:2025-08-23     阅读: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绿色发展调研团
为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8月5日到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绿色发展调研团赴延安市南泥湾镇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探索绿色发展"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学习研讨和走访调研当地农户等形式,深入了解南泥湾地区绿色生态发展现状,团队成员深刻感悟到红色精神与绿色发展相融合的时代价值,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智慧。
红色基因铸就绿色根基:大生产运动的历史启示
调研首日,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资料和场景复原,生动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光辉历程。在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当年革命先辈克服重重困难,开展垦荒生产,实现自给自足的艰苦奋斗历史。

图1 讲解员介绍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纪念馆展示的历史经验表明,早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采取轮作休耕和施用有机肥等方式保护土地资源,这些做法对当今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队员们也深刻体会到从"烂泥湾"到"陕北好江南"的转变过程中所体现的生态智慧和奋斗精神。

图2 团队成员参观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
科技赋能绿色转型:生态农业的创新实践
在实地考察环节,团队走访了南泥湾镇千亩有机水稻种植基地。队员们观察到,当地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积极探索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通过采用环境友好型种植技术,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既提高了农业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这些实践为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图3 调研团队参观南泥湾水稻种植基地
深入采访:倾听绿色发展的一线声音
在南泥湾镇政府,马坊村驻村干部同敏与郭前延也同团队成员们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这也让队员们深入了解南泥湾地区在推进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成效。驻村干部们扎根乡村,见证并参与了该村从"环境整治攻坚"到"绿色产业兴村"的精彩蜕变。他们娓娓道来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南泥湾地区独具特色的"红绿融合"发展模式——这片承载着革命时期军垦精神的红色热土,如今正书写着从革命沃土到生态家园的时代新篇。

图4 队员们深入学习南泥湾蜕变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作为总结,驻村书记郭前延则勉励同学们:“南泥湾的绿色蜕变启示我们,绿色发展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同学们要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前行的动力。”队员们则表示:“作为西农学子,我们要做新时代的‘生态垦荒人’,让青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绽放光彩。”
结语:红色沃土绽放绿色希望
五天的实践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南泥湾不仅是红色精神的象征,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样板。从大生产运动的“镢头精神”到如今的“绿色发展理念”,这片土地始终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据了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与南泥湾镇深化合作。这支以“知农爱农”为使命的队伍,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强农兴国的时代答卷。
 
文:傅昱 孙士淇
图:孙士淇 王相与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