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至13日,太原学院数学系“数韵同行·普润乡音”实践队奔赴吕梁市石楼县,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围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主题,通过“普通话+数学”融合教学、方言调研、红色文化宣讲、社区服务等多项行动,以青春智慧传播语言力量,为石楼县乡村振兴注入高校学子的活力与担当。
实践期间,团队深入西河社区、崇文社区、龙山社区等地,开展“啄木鸟纠音”“绕口令数学游戏”“普通话情景剧”等特色推普课程,将语言学习与趣味教学相结合,激发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队员们还走进社区与家庭,以“记录+转化”的方式收集当地方言词汇,用统计学方法绘制乡音分布图谱,7天共收集有效语言数据300余条,为保护和转化乡村语言资源提供了宝贵资料。
团队注重红色文化与推普实践相融合。在石楼县体育场红色文化展览馆,学生党员开展沉浸式党课,开展“听红色故事,学标准普通话”活动。老党员用方言讲述当年支援前线的经历,学生党员则同步用普通话梳理、转述,既帮老人的革命记忆被更多人听懂,也让村民在红色叙事里自然学习规范语言,实现文化传承与推普实践的双向赋能,强调“用普通话让红色故事传得更远”。队员们还将红色讲述带进社区,与老人、孩子共编情景剧《医院里的对话》,在语言实践中传递尊严与温暖。
此外,团队依托专业优势,完成调研报告撰写,系统梳理方言文化脉络;编纂普通话与方言对照册,搭建语言互通桥梁;设计并绘制方言文化墙,让地方语言魅力直观呈现。将数学逻辑与推普教学深度融合,探索“高校+乡土”智慧对接的新模式。实践覆盖3个社区,开展教学活动12场,服务群众超400人次,有效提升了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期间我们用心付出、扎根实践,而一封满载诚意的感谢信,成为了对这段基层服务时光最暖心的回应与肯定。太原学院数学系学子以语言为桥、以数学为媒,深入乡村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乡音是根,普通话是翼,他们正以青春之笔书写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