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光流金,躬行医苑
白衣新卷,践履仁心
听诊器畔,细察生灵
爪痕轻印,共守安康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微涩,耳畔交织着或焦虑或温柔的呼唤,指尖拂过柔软皮毛下或紧张或依赖的悸动——欢迎来到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扬帆行动”暑期实践的独特现场:宠物医院。
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有的是CT机旋转的轰鸣下,对微小骨折裂痕的屏息凝视;是保定一只挣扎猫咪时,手忙脚乱又全神贯注的汗水。穿上白大褂的学子们,在光影交织的影像室、在人来人往的诊疗区、在需要“演技”的打针台前,用实践丈量着兽医职业的温度与厚度,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践履微光”。
影像室里的生命解码——李龚威 南京市玄武区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院
踏入医院的大门,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医学世界深处的小窗。清晨的阳光,被消毒水的气味微微冲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既严肃又充满生命律动的气息。实习的第一天,在老师语重心长的叮嘱中,那些关于规章、纪律与注意事项的话语,如同细密的针脚,将这群初出茅庐的学子,小心翼翼地缝入这个精密而温暖的医疗体系。随后,科室的选择像一次小小的定向,李龚威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影像室------那里跳动着X光与CT的神秘脉动,也恰巧与他这学期SRT项目的脉络悄然相连,仿佛冥冥中早有安排。
起初的日子,是基础而琐碎的。影像室并非想象中只有冰冷的机器与屏幕,它同样需要人间的烟火气。李龚威学着用抹布拂去设备上的浮尘,让金属的光泽重新闪耀;熟悉X光拍片的每一步流程,从引导动物摆位到按下快门,每一个环节都需细致入微。给医生打下手,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看着医生们熟练地操作,李龚威笨拙地递上器械,辅助宠物家长们为爱宠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小心地保定那些或温顺或焦躁的小家伙。每一次成功的保定,每一次防护服的妥帖穿戴,都让他感受到一种微小的成就感------原来,守护生命,也可以从这样平凡的协作开始。拍摄完成后,新一轮的打扫、清洁、消毒,如同一个无声的仪式,确保着环境的洁净与安全,也让李龚威对"无菌"二字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真正的挑战与学习,藏在CT机旋转的轰鸣声中。李龚威幸运地协助医生,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病例:车祸造成的骨折,在屏幕上显露出令人心疼的断裂线;口腔深处潜藏的肿瘤,模糊了原本清晰的轮廓;肺部因哮喘与肺炎而布满的阴影,无声地诉说着呼吸的艰难......每一次扫描,都是一次对生命内部世界的窥探;每一次图像的呈现,都牵动着医生判断与决策的神经。他屏息凝神,看着屏幕上的光影变幻,努力去理解那些代表着健康或疾病的信号,心中充满了对医学精密与复杂的敬畏。

周三,学习给狗进行体外驱虫,则像是实习中一个温柔的注脚。这让李龚威从宏观的影像诊断,回到了动物护理的具体细节。那些小小的虫卵,那些需要细心涂抹的药液,提醒着他,作为一名动医学生,守护的不仅是宏观的健康影像,更是动物们细微的日常福祉。
短短几日的实习,影像室的光影交织,在李龚威心中刻下了初识的印记。他体会到,医学不仅是高深的学问,更是无数平凡操作的累积;他看到,影像不仅是冷峻的数据,更是解读生命故事的另一种语言。前路漫漫,李龚威期待着在SRT项目中,将这影像室里收获的点滴,化作探索的燃料,让理论与实践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萌爪触动的心灵一课——俞天悦 南京市浦口区同曦宠物医院
在宠物医院实习的日子,常常让俞天悦感慨命运的悬殊。她坦言,以前曾质疑,人生病都不一定去医院,猫狗是否有必要那么讲究?尽管知道这也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的健康,减少疾病传播,也知道一些人视宠物如亲人,但她仍不太能理解,为了一只不会说话的动物,支付比人类生病还昂贵的治疗费,是否真的值得?
每天俞天悦看见人们带着他们心爱的宠物来接受治疗,有一些熟面孔,他们每天都来。医生和助理准备药剂,一支接着一支给它们打下去,不知是痛还是害怕,那些宠物挣扎着、叫着,心疼的主人在一旁像安抚病人一样用轻柔的语调抚慰着,和它们说没事。每当看到这一幕,俞天悦的心都会被触动。她感叹,即使是很小的生命,也值得被珍视。

撰稿人:段秦员 金治
拍摄:南京农业大学“扬帆行动”动物医学院企业见习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