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村民们的健康意识,提高自我预防的意识,西安培华学院愛康社会实践队于7月18日至7月25日在铜川市宜君县五里镇西村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了以“义诊进乡村,愛康暖人心”的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实践队成员对于前来义诊的居民,通过问诊判断,对其进行相应的中医理疗服务,包括按摩、刮痧、艾灸、拔罐等,以及测量血压,健康知识宣讲、保健操教学等实践活动。为响应国家“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战略,2023年7月17日—26日,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愛康社会实践队以“义诊进乡村,愛康暖人心”为主题前往铜川市宜君县西村服务中心开展为期10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成功抵挡当地与当地政府成功对接图。
在此次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团队的初衷便是希望通过结合自身专业特性,将自身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在实践中感悟,在锻炼中成长,并确立的此次“三下乡”主题为“义诊进乡村,愛康暖人心”,以中医理疗为主要服务方向,对于前来义诊的当地居民,通过问诊判断,来进行相应的中医理疗服务,做到服务于民,务实于行,提高当地居民疾病防范意识,普及医疗健康知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在这里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宝贵的感悟与收获。
夏日义诊行,初入乡村感热情7月17日盛夏的早上,我踏上了前往当地的道路上,一路上队友们的欢声笑语,一路上秀美风景让我有了一颗鲜活的心,脑海里也一遍遍幻想着我将会到达一个怎么样的地方、遇见什么样的人,或许正因为如此,让我对于接下来未知的事情总是充满期待。虽然过程并不轻松,但几经辗转,我们还是顺利到达当地,当地居民对于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民风淳朴,钟灵毓秀是我们对此次活动目的地最直观的感受。在初次交谈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时,有老人告诉我们因为当地的特产是苹果,很多居民在苹果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手动给苹果套袋,大片大片的苹果林都是靠着他们一个一个的套上袋子,因此大多数果农都患有颈椎病,我们便在义诊活动中加入了“颈椎操”教学,希望能够缓解他们的症状。

图为团队成员为当地居民教学“拍八虚”保健操。
在第一天开展活动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爷爷当时说的是方言,在我有些尴尬不知道如何回应时,他却是走出房门立即找来村支书来做翻译,他满脸笑意,是无比的慈祥,现在想来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热情与耐心,才让我们感受到了无限动力与激情,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成长与蜕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深入了当地六个自然村落,夏日炎炎,却挡不住当地居民的热情,听说有西安的大学生过来免费义诊,当地居民们陆续来到义诊现场。我们也早早做好准备工作,热心接待每一位前来义诊的村民,测量血压、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等,询问不适症状、既往病史,在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尽力为每位村民解答疑惑,帮助居民及时掌握自己的健康情况。
可能对于我们而言,重复的告知,再三的叮嘱,每天做着同样的义诊工作是枯燥且乏味的,但是,当看见一位高血压患者刮痧前血压为190mmHg,刮痧后血压降到175mmHg时,我们心中有着无法言喻的激动,这是我们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践的喜悦,也是我们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中医学的魅力;当义诊结束后村民竖起大拇指为我们团队点赞的时候,我们便知道此次活动是真正有意义的;当有爷爷或奶奶过来拉着手问“娃,你们明天还来吗?”的时候,我们心中终于体会到了何为责任以及身为医学生的自豪。
此外,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我们走进了当地的红宜县委旧址,在老党员杨铁虎的讲解下,感受革命前辈杨建舟、杨植的光荣事迹,革命胜利的艰辛;探访了宜君石堡剪纸文化小院,在赵冯栓老师的带领下,感受剪纸非遗文化的魅力;去往了雁门支队纪念碑,追忆先烈英雄事迹。正如著名作家欧亨利所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需要感恩和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此次的社会活动已结束,但对于我而言,它的结束并不是十分完美,此次结束有遗憾,有满足。遗憾的是挥手告别每一个村落时的惆怅,是活动时间太短来不及说出口的感谢;满足的是为老年人发放泡脚包时收获的感谢,是将学习文具送到小朋友手上时脸上洋溢的笑容。何其有幸,不虚此行。我会汲取这次活动中宝贵的经验,用于以后的学习与实践中,努力激励自我、完善自我,在日后的工作中践行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团队成员为当地小朋友发放学习用具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