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之力,赋能农业未来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3日电(通讯员 程真梦 )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自古以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关系到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因此,在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的大背景下,AI 赋能农业成为大势所趋。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的重要内容,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以及3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融合的产物,可以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诊断。为认识山东省智慧农业发展情况,了解AI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分析 AI 赋能农业发展的原因,并从多个不同视角提出 AI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方向,为 AI 赋能农业提供发展思路。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慧农智行”社会实践队于1月11日到山东省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进行实地调研。
走进农业基地 探究AI模式来到山东省寿光市,实践队的成员们首先参观了配备先进农业技术的农田。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他们了解到如何通过AI技术分析土壤、气象等数据,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通过实地操作和交流,他们感受到了智慧农业带来的高效与便捷。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自动调节水量,节约了水资源,又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求。除了智能灌溉系统,实践队还参观了使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的现场。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作物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等问题,并讯速采取措施防治。这种高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植保效率,还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除了实地参观,实践队还与当地的农业专家和农户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们分享了AI智慧农业在提高产量、节约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农户们则分享了他们在实际生产中应用AI技术的经验和成果。这些真实的案例让实践队的成员们深刻感受到AI智慧农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图为实践队员与受访者共同填写问卷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大龙 供图
深度实地考察 学习AI知识不同于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这里的农田都充满了科技的气息。智能传感器、无人机、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农田管理变得更为科学、高效。在与当地农民交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智慧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告诉队员们,通过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数据,从而精确指导农作物的种植和灌溉。这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还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此外,物联网的发展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可能性。通过与农机设备、仓库等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农民可以远程操控农机,实现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智能控制和数据记录。这无疑为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智慧农业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使得农田管理更加环保、可持续。
图为蔬菜大棚内的智能设施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晏铭 供图
立足发展现状 展望转型未来在考察过程中,实践队的成员们也注意到了当前AI智慧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挑战。例如,高素质农民匮乏、职业农民教育体系还未建立;科研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不力以及基础设施落后、农机设备现代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但他们也看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和途径。例如,政府可以加大对AI智慧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技术普及率;企业可以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措施,保障农户的隐私;农户可以通过培训学习,提高技术应用能力;重视智慧农业环境保护功能、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拓展智慧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培养智慧农业人才等。这次实地考察让实践队的成员们深刻认识到AI智慧农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AI智慧农业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AI智慧农业也将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生产方式,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贺伊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