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河北师范大学冀中寻火沧州队:在献县热土上打捞红色记忆,传承革命薪火

时间:2025-07-21     阅读:
  为深入挖掘冀中抗日历史底蕴,传承红色基因,近日,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冀中寻火沧州队奔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开展“冀中寻火,共筑心魂”主题实践活动。队员们循着历史足迹,在韩村镇后张祥村的乡土间、献县的文献档案里、烈士塔的碑文中,开启了一场探寻革命星火、感悟初心使命的红色之旅。
  一、扎根乡土听回响:后张祥村访谈中打捞红色记忆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冀中寻火沧州队首站来到献县韩村镇后张祥村,以“面对面访谈”为方式,深入村民家中、走近老党员身边,开启红色记忆的打捞之旅。队员们围坐于老党员赵丙吉、赵树席等同志身旁,认真倾听他们讲述冀中抗战时期,当地群众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秘密传递情报、掩护伤员的鲜活故事。老党员赵丙吉爷爷从“地道战里的智慧”到“英勇的回民支队”,从“坚壁清野的默契”到“胜利后的热泪”,一个个带着烟火气的细节,让那段烽火岁月变得可触可感。赵丙吉爷爷主动分享家中珍藏的老照片、旧物件,带领同学们参观其曾被作为献县回民支队指挥部的老院。为实践队提供了诸多未见于史料的民间记忆碎片,让“冀中寻火”的根系深深扎进乡土的沃土。
  二、伏案故纸探源流:文献查阅中夯实历史根基
  为系统梳理冀中抗日历史脉络,实践队专程前往献县图书馆与民政局,开展史料查阅工作。在图书馆的特藏文献区,队员们仔细翻阅《献县县志》《献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等地方文献,从泛黄的纸页中摘录与“五一反扫荡”“建国县抗日根据地”相关的记载;在民政局档案科,队员们重点查阅了抗战时期当地人口变动、优抚政策落实等档案,试图从行政记录中还原战争对地方社会的影响,以及军民抗敌的组织动员机制。纸张翻动的沙沙声里,文献记载与田野访谈的内容相互印证、彼此补充,为“冀中寻火”主题实践活动筑牢了扎实的史料根基。
  三、伫立塔前缅忠魂:建国县烈士塔前整理碑文铸初心
  实践队来到韩村镇建国县烈士塔,以“整理碑文”为载体,开展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实践活动。在管理员的带领与讲解下,管理员丁会民向队员们讲解了烈士塔的建造,并向同学们讲了建国县焦建国烈士的光辉历史。队员们戴着手套、手持纸笔,小心翼翼地擦拭塔身上的尘土,逐字逐句辨认并记录下近百位烈士的姓名、籍贯与牺牲事迹。冰冷的石碑上,简短的文字背后是滚烫的生命与赤诚的信仰。整理过程中,队员们不时驻足沉思,在默哀中感受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此次碑文整理不仅为后续红色史料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更让队员们在与烈士“对话”中,深刻理解了“冀中星火”的精神内核。
  此次“冀中寻火,共筑心魂”主题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在田野调查与文献梳理中深化了对冀中抗日历史的认知,更在与老党员的对话、对烈士碑文的整理中,真切触摸到革命先辈的精神脉搏。实践队表示,将持续梳理挖掘所得的红色史料,以青年之声讲好冀中抗战故事,让“冀中星火”在新时代焕发更炽热的光芒,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注入青春动能。
作者:冀中寻火沧州队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