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运河,千年流淌,不仅滋养了江苏大地的丰饶,更串联起沿岸城市的文明密码与时代脉动。2025年7月至8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解码运河文化带,绘就江苏沿岸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怀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与探究城市发展密码的热情,兵分八路,深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宿迁、徐州这八座镶嵌在江苏运河沿线的璀璨明珠,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寻根与发展解码之旅。如今,满载实践汗水、调研硕果与深刻感悟,本次实践圆满落幕。
图为团队成员在江苏运河遗址景观处合影(南京师范大学 各地区分队 供图)
本次实践覆盖江苏运河沿岸八座核心城市,队员们组成的八支小分队,如同八条精准探针,深入运河文化带的不同节点。每座城市都是一本厚重的典籍,每段运河都流淌着独特的故事。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徐州新沂市窑湾镇、镇江西津渡、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宿迁皂河龙运城、苏州京杭大运河姑苏区段、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等运河沿线遗址景观,开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查阅地方文献,完成影像素材拍摄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解码”运河文化密码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关系。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记录江苏各地运河遗址博物馆展品 (南京师范大学 各地区分队 供图)
实践过程中,各分队深耕属地,聚焦所在城市的运河文化特色与发展亮点,及时总结梳理,精心撰写高质量调研推文,制作主题视频,并同步发表至团队微信公众号。这些图文、视频在社交媒体发布后,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读者们纷纷表示,团队分享的内容详实、视角独特、图文并茂,不仅增进了对家乡运河文化的了解,更看到了运河在当代焕发的勃勃生机,激发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份来自网络的“广泛支持”,是对实践成果最有力的肯定。
图为团队在微信公众号撰写的科普宣传推文(南京师范大学 容易 供图)
图为团队制作的江苏运河文化调研问卷(南京师范大学 容易 供图)
这段深入运河沿岸的实践旅程,让队员们真切触摸到千年运河跳动的文化根脉,在古今辉映中厚植文化自信;亲历八城发展图景,深刻理解运河作为“黄金水道”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在调研策划、沟通协作、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中,锤炼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更在行走运河、感知国情社情中,厚植家国情怀,明确作为外语学子讲好中国运河故事、服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青春担当。各分队还围绕实践所得,系统梳理形成调研成果,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实地参观江苏运河遗址(南京师范大学 各地区分队 供图)
“解码运河文化带,绘就江苏沿岸图”暑期社会实践虽已画上句号,但团队对运河文化的热爱、对城市发展的关注、对知行合一的追求永不停歇。此次实践积累的原始资料、形成的运河沿线城市文化专题调研报告、发布的系列推文,将成为持续关注运河、服务社会的新起点。
文字|沈畅 胡姝涵 容易
图片|各地区分队
编辑|容易
审核|郑美璇